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14|回复: 2

[转帖]旮旯里的阳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3-9 15:37: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雨后新晴
      很久没有静下心来认真读书写字了,尤其是对于小说来说。新历年到了的时候,为了很多事情弄得人有点忙乱。而在这样的季节,这样的日子里,却读到了那些言语的新文字——小说《背地旮旯》。这让我眼前一亮。
   
    认识那些言语已经很久了,一开始是在柳泉茶座。记得她那时写了部小说,题目是《过尽千帆》。小说很长,只是那么的走马观花的掠了一遍,倒是对这样的题目记忆得颇深。让人无端的想起那句诗来“过尽千帆皆不是”。没有耐心读长篇的东西,我知道这是我的浮躁。及至后来,看多了那些言语的回帖,慢慢的知道了她是个率直且认真的人。就这样在心里我一直就喜欢她了。我不敢把这话说出口,怕讲出来的时候有人要笑话,其实说出来也无妨,因为我知道像我这样喜欢言语的人不在少数。想到这里,我笑了。这时正是三九天气,冬阳很好,照在屋里,让人不知道室外的温度。我这个人是最呆板的,直到最近才知道那些言语并不是淄博人,内蒙古才是生她养她的地方。呵呵,想到这里,我又要笑了:美丽的大草原,那里蓝天白云,有着成群的牛羊,丰美的水草。多么令人神往的地方!
   
     《背地旮旯》的场景就在这里。迎面而来的却是贫瘠的土地、落后的文化、逼仄的生活。事件在这里发生。
   
    作者平静的把故事讲给我们听:三十多岁的光棍汉窦五,喜欢上了有夫之妇银珠。两人想在城里开始新的生活,可是现实却无情的粉碎了他们的梦想。他们注定只能按照早已规划好的生活规迹走下去。他们的梦想没有成功,生活在原地打转。最后他们做了一件生平最为奢侈的事:叫一辆出租车。
   
    故事情节并不是多么复杂,甚至缺乏新意。这样的故事对于远离物质文明的边地来说,也许是司空见惯的。但是这样的话题是沉重的。她的沉重在于,我们由此知道了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阳光照不到的旮旯里,他们年复一年,一代接一代地默默地走过他们的一生,最终由鲜活的生命还原为泥土的模样。他们是贫穷的,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但是这并不能妨碍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尽管要求是那么低。他们为此痛苦过、挣扎过、奋斗过,然而并未能改变现状。
   
    正因为如此,《背地旮旯》里所表现的内涵是丰富的深刻的。那些言语以所拥有的对生活的体味,借助小说的形式,将生命的历程、自然万物、艺术人生一一展现出来,并把最亲近的最遥远的、最本质的最虚伪的、最伟大的最渺小的、最高雅的最卑微的、最时尚的最土气、最快乐的最痛苦的等等这些矛盾摆放在我们的面前。
   
     当两个家庭的重新组合后,短暂的快乐很快被长久的痛苦所代替。在这里谈及“爱情”两个字,是奢侈的,只能用感情来说。但感情又是天上变幻莫测的云彩,他们最想的是紧紧抓住眼前的现实。在这里,人的力量太小,只有无奈一直陪伴着他们。
   
    这个世界是多样的,人也是多样的,当太多的苦难降临到个体身上时,这个人往往会身不由己的随着命运的洪流向前走去。假若银珠的父亲、唤弟的父亲不是用了人家的钱,假如郑根全、包乌力吉是强壮健美的男人,那么这些人物的命运也许会是另一番景象。现实中不允许有太多的假设,有一样是最真实最残酷的:每个人只能从麦田的这端走到那端,要在这段路上找到自己最中意的麦穗,而且不允许折回。哲学如此,生活如此。这就是哲学的生活,生活的哲学。
   
    小人物的命运往往与大环境有关,在这里我不想妄谈与之相关的东西诸如:经济、道德、文化、社会等方面的话题。现在我们所知道的确实有这么一些人,生活在背地旮旯里,他们生存艰难,他们不甘现状,他们为之努力,却看不到起色。还有很多人,生活在他们中间,并没有感受到某种不愉快,他们心安理得的认同这样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感情朴素到了极至。提起乡村,我们时常会想到乡村的古怪与温馨,青春的梦想与浪漫,就连冰天雪地里的枯草都有了诗情画意。生活在背地旮旯里的人,他们被生活所逼,是没有这份闲情的。
   
     我在回味这篇小说的时候,忽然有个感觉:《背地旮旯》不仅可以当作小说来读,更可以当作诗歌来读。这是一首长长的叙事诗。用心体悟这首诗,就会发现《背地旮旯》不是实录,不是摹写,而是经过心灵与梦想过滤后的升华。就像但丁在《神曲·第十三歌》中写的:“哈比鸟以它的树叶为食料,给它痛苦,又给痛苦以一个出口。”
   
    《背地旮旯》的创作有点像是对茶叶的处理过程。在经过采摘、日光萎凋、炒青、揉捻后,可以制成不发酵的、发酵的、半发酵的茶。作者在此茶中只加入了心态,并未给茶带来种种超额的感受。地道的方言,粗莽的举动,让这份文字茶发出原始生态的魅力。使得我们想起生她养她的岚气幽谷。在这个旮旯里羊的咩叫,人的哭笑,青草的气息,劣质烟的味道在这里充分混合,弥漫开来久久不散。这里的人就以这样的方式长养着生命里那颗不安分的心。
   
    然而世界万物都是有法则的,大自然如是,人也如是。法则是要人来遵守的,没有谁会例外。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就像神话里的俄而甫斯,尽管琴声可以使顽石点头,但他必须遵守不能回头的法则,一旦违背,万劫不复。法则是残忍的,也是唯美的。
   
    有位诗人曾经这样说过:“我身上有无数个裂缝,到处都在流水。”有人解释说:这是关于悲剧的最有力的诠释。悲剧就是撕开伤口给人看,这些流经生命,又从生命中渗漏出去的水,可以酿酒,可以醉人,可以醒世,可以洗心。这些痛苦使躯体千疮百孔,却让灵魂得到了升华。我很是同感。“我曾经受苦过,曾经失望过,曾经体会过‘死亡’。于是我以在这伟大的世界里为乐。”当我读到了泰戈尔的这首诗歌时,仿佛看到了背地旮旯里正有阳光照进来,虽然旮旯被阳光勾勒得明明暗暗,但终归有了一抹亮色。
 楼主| 发表于 2007-3-9 15:3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旮旯里的阳光

这是朋友为偶的《背地旮旯》写得序,其实,这篇序已经远远超过小说本身了。无论在文法上在技法上在文字的功底与熟练程度上。这就是之所以我把这篇序单开一帖并转到小说版的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3-10 10:47:42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帖]旮旯里的阳光

若说超过了小说本身,我不这么看。但文字的功底是一目了然的。就象所有的技能一样,到了一个高度后往往是分不出高低的,在某个环境下,大家的表现不一样而已。
此序的作者笔头也相当的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书剑梅庄 ( 鄂ICP备19013424号-6 )

GMT+8, 2024-10-18 12:22 , Processed in 0.432015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