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3-7-4 20:56:32
|
显示全部楼层
填词三首,请斑竹评
看秋千摇曳乱斜阳,兰舟自逍遥。(摇曳一词用得牵强,摇曳本描写花草风中摇摆,有不胜柔弱的感觉.且在形象上是很不规则的摇动.用在秋千上是否合适有欠商榷)
念牡丹亭畔,羞花妩媚,闭月妖娆。(此句该是承上的起句,想问问此处牡丹亭是否特指?)
雨后青螺意淡,紫燕也归巢。
纵有无暇镜,谁把眉描?
上阕到此结束,但前面起景是分外恬淡超然,但后面一转,到无暇镜,谁把眉描这些突然转到哀伤,伤恋人不在身边,独守空房?而此处是否和前面起句丞句没有什么必然关系?是否浪费笔墨?有待商榷)
楼外烛光夜火,笑此间寂寂,孤影零凋。(何等寂寞啊,楼外一描写,楼内的寂寞似乎更生动了,由此,此文格调似乎已经定在婉约离别的悲调上了,但转看上阕,在点睛之笔上在上阕是否浪费得有点多了?意思也描得有点尽了,在此不能不说给下阕埋下了难铺开写的困难)
水阁临曲岸,明月伴芭蕉。 (在此处突然写景,恕后生眼浅,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深意,或者明月代相思,但如此模糊,恐怕读者头疼难以领悟)
想君时,《红楼》无奈,
竟忘了,须怎样吹箫。
呵呵,此处悲调已经定下,红楼无奈大可不必,本是伤感人,又怎么有心思看伤感书?徒添忧愁,不如改情笺无奈.忘了怎么吹箫着实突然,和心情有很大必然关联吗?
扶琴处,乱了雁阵,
依旧难调。呵呵,此句似乎有一错字,抚琴处,乱了雁阵,依旧难调似乎合理,但写到此依旧感觉超不过上阕最后一句点睛之笔,不免犯了平的忌讳了.
后生多语,见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