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梅庄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76|回复: 3

《谈谈有关诗歌的话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11-16 16:22: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谈谈有关诗歌的话题》
诗歌历来是写作者的掌上明珠,而悲凉派的诗歌则能让人读出冬天的雪来,一个学习写作的人,往往是从诗歌开始,继而向另类文体发展。既然做为大多数写作学习者选用的诗体语言,那么,我们对它进行探讨就相当有必要了。
在古诗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诗歌有两首,《君莫攀》与《上邪》。之所以把《君莫攀》排在前面,是因为它那种幽幽的怨情已经慢慢腐蚀了我的每一寸肌肤,深夜看着天空的星宇,我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苏州,那依窗而坐的女子,垂眉溅泪的风华绝代。
语归正转,永平之所以选用这两首诗歌为开场白,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诗体语言。《君莫攀》属小桥流水、幽谷含香之系列,而《上邪》则是那种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风格。两种不同的诗歌表达方式,抒发同一种感情,描写不同的场合心境,的确收到了预想的效果。古往今来,两首诗歌以不同的魅力感动了无数的痴男怨女并非假话。既然能流传千古,那么就自然有其独特的艺术内涵,而探讨学习这些独特的艺术所在,对于初学者的我们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现在我将诗歌摘抄如下:
《君莫攀》
君莫攀,攀我心太偏。
我是曲江临池柳,
这人折了那人攀。
恩爱一时间。
《上邪》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从这两首古诗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它们的诗歌形式与我们现在的诗歌形式是没有区别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所谓的新诗无非是古诗的盗版而已,那么古人已经有了的东西,发展到我们这个年代究竟又增添了什么内容呢?
谈到这里,就有必要谈谈我国诗歌界的现状。就目前来看,诗歌主要有口语化、书面语、第三道路、80后、散步式等五种写作派别(至于各写作派代表人物我就不谈了,不然又要为排名伤脑筋,中国人的名利观可不是一般的重),在这五种派别中没有摩擦而又相对独立自由的是后两种,第三道路只不过是前两种摩擦的一种产物。80后无非是年青一代过于急进,想要过早的挑起中华文学革命复兴的重担;而口语化做为时代的快餐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也符合了自然发展的规律;书面语写作因是传统正宗难免有点老大哥的姿态。有帮派的地方就有争论,而争论最多的无非就是一个权字。自99年开始,话语权的争夺一直没有停止,这些我就不做深谈。散步式写作不是一个帮派,只是把一些写作者进行了归类,这一群体主要是指没有帮派观念,也没有身挑文学复兴使命的心理。而只是把文学写作当成一件休闲的方式,他们大都为民间的文学爱好者,不会摇旗呐喊,也不存在话语权的争夺,是那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吸收对方良好思想、技巧、而不受其糟粕影响的人群。这类写作者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写作”,“我活着、我写作、我喜欢、我写作”是他们常用的口头禅,他们不受任何帮派的支配,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见解。
谈完了诗歌界的现状,那么我们就来看看诗歌发展的趋势。
现代诗歌界存在两种争议:既语言的源头在那里,一种说法是源于西方;另一种说法是源于东方。针对这两种争议,就个人而言,我选择后者。对小平理论还讲究中国国情,这一理论用到诗歌界同样适用。当我们的环境、文学发展史、国度、语言等等存在差异的时候,就会造成诗歌技巧、结构、语言习惯、大众认知等方面的不同。面对这一现象,我们需要做的是冷静、客观、认真的分析差异,不要盲目的去批评谁,然而现在的诗歌界争论已经偏离了中心,理论研究变成了选美大赛、诗阀现场。在这一争论中,能沉得下心来研究看待问题的作家很少。说到这里,有必要强调一点:那就是心态问题,也就是在看待名、利、权这三样东西的时候,我们要端正心态,如果心态端正出了问题,那么你的作品也不会有大的成就,古往今来,流传千古的美文,无不与作者的人品有关。就算你能写出很好的文章,但人品问题的欠缺迟早会把你从文学史中删除。就算你的文字对我们初学者有指导和学习意义,但对于整个中华文坛内容的充实来看,也不过是粒米之尘而已。
从民国到至今,现代诗歌通过古语、文言到白话的过渡改造,不能说没有一点进步,在看到进步的同时,我们再来看看上面两首诗歌,它们可以做到“与弦同舞、与歌同行、与世人同话、与心夜同眠”这十八个字,而这恰恰是诗歌最大的魅力之所在。那么再看看我们现在的诗歌能做到这十八个字的又有多少。远的不算,就从鲁迅时代开始吧,有多少?中华民族的文化底子是相当丰厚的,但我们相当大的一些人群却高喊诗歌西化,增强内涵,我们不去挖掘自己的潜质,反而去把人家的一些粗枝烂叶捡来当宝贝供着,这值得吗?也不是说人家的东西不好,人家的文化落后,而是我们要看清认准目前该干什么,加入了世贸是个机遇也是个挑战,可自己的家里的书都没有翻透,你忙着去书店干吗?试问当今的文学大师们,把《红楼梦》研究透了的有多少,对中国文学史了如指掌又有几人,又有多少人去专心的研究一下唐诗、宋词、元曲、汉赋,这些中国文学宝库里的传家宝都没研究透,你急什么?要学习诗歌写作简单,但要写好诗歌却难上加难,这需要各种知识的积累。
做为一个爱好文学的青年,读着一些人的诗歌实在让我心酸,一个个象脱光了毛的鸟,样子稀奇古怪,有人还好意思说,这是先锋诗歌,我说那简直不叫诗,那只能算一句话,只不过有人把那段话赋予了一个强加的名词而已。
本土语言的优越性就在于他是一个地方的产物,好比我们的地方特产,其它地方是没有的,如果我们把心思用在好好研究地方产物上,同时又辅于外部世界的新鲜事物,那就会取到很好的效果,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本末不要倒置。
中国的语言我喜欢,中国的文学我喜欢,中国的传统不能丢,这就是我一个文学爱好者对本土语言的感情及危机提出的一点个人见解,如果说的不对,请各位大师原谅,毕竟您是个前辈,站得高看得远,您们的所做所为,都会影响我们学习奋斗的方向,而小字辈的我说错了什么话也不要计较,毕竟个人观点与学识、阅历有关,我的年纪限定了我的观点。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永平   玉溪2004年11月5日[13:26]
发表于 2004-11-16 19:26:24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有关诗歌的话题》

[这个贴子最后由未弋在 2004/11/16 07:29pm 第 1 次编辑]

永平,问好.受古典诗词浸染的典型的汉文化人,基本观点我是赞同的.但写作的多元化才是文学<诗歌>繁荣的体现及其发展的希望所在.不同维度的写作都能产生出好的作品.过份强调西化固然是不对的,但吸取西方文化的一些表现手法,以本土文化为主,中西嫁接也不失为一种尝试的途径.谨供参考.
发表于 2004-11-16 20:17:1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有关诗歌的话题》

哈   问好两位诗人    偶在这里学习了
发表于 2004-11-17 21: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谈谈有关诗歌的话题》

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书剑梅庄 ( 鄂ICP备19013424号-6 )

GMT+8, 2025-1-11 21:40 , Processed in 0.09320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