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atermark]
四川青城山是著名的道教胜地,素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但我知道青城却始于金大侠的《笑傲江湖》,青城派诡异的武功恐怕是我这个凡夫所心系的。山、水、人、物都讲个缘字。我祖籍四川,也曾有段时间来往于成都可以与赤水之间。但期间由于生计所迫,一直无缘进山拜谒。现在想来也许是当时我与道教无缘吧。
去年仲夏,因工作的关系又多次往返于成都与赤水间。与十年前不同的是,我已近不惑之年,了无当年喜爱登临意的激情了。朋友说:“去看青城山吧”。我抱着不置可否的态度,懒懒地随着热心的朋友前行了。途中转瞬即逝的都市风情并无多大的引力。再加上头晚我力战群雄伤了元气,连胡思的力气都懒得动。只隐约记得好像《中庸》曾书曰:“道者,万物之本;教者,普之于众也”类的语。至于后来知道古之道者为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那是闲暇时翻阅四书之后的事了。也正是明白了何谓道、何谓教,才有了作青城山行记的念头。因事隔渐远,再加上本人记忆力太差,虽努力追忆,仍无法清晰当日行径。放手吧,青城山又总是萦绕于心挥之不去,只好暂作此文聊以为记。
青城山是盆地中少有的奇峰,古树参天,层林冠盖,主峰曲险入云,翠羽中点缀些红墙碧瓦,确有几分仙意。当时我想,此处即便无道家盘踞,也会成为休闲的圣地。毕竟大都市的风情少了原始的青绿。过了有些喧嚣的茶亭和购物点后,有古木挺拔成林,错落有致,好像叫“香林”。大概是若年前有位高人修道成仙,拜谒欲结仙缘者接踵而至,应接不暇,故使进见者栽树于山前,以先后为序,后成此林。光这位道长的这份心计就使人钦佩,再思当今金斧之音难绝,不由生出许多敬意。仿佛自己也是个虔诚的问道者,平了一颗浮躁之心,悠悠然的去山里寻前缘了。(后来我才明白,我虽未种树于山前,却有树种于吾心,也难怪这山久久无法忘却)曲径转结处皆有木亭,榫卯相接,树皮为瓦,无铜铁之赘而融于山野,丝毫无现代色彩。问则答曰:自古遗之。望其龙骨犹坚,傲立山野,思之今古之别,啧啧称奇之余,不由心生愧意。木亭皆为三柱,听解方知,原来道教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故三为道教最大的数字。我想这也许与老子“一气化三清”的曲故有关吧。其实,我们的祖先比我们聪明,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道理古已用之。可惜无文字传承。
青城山峰谷纵横,曲径通幽,时有丽鸟轻啼,再加上浮云如沙,时不时的在林间、沟壑织来梭去,好不畅快。也难怪张大千会在此弄笔多年。青城山峰奇谷秀,绝壁危崖,偏有梵音缈缈.天堑无渡,总有廊桥迂回。跻身廊桥上,山风洞体,暑热顿消,再品奇峰幽谷,实在疑惑是走进了张大师的泼墨山水中。慢读细品,还真有点心如止水之感。各峰皆修有大殿,供奉着道家的先贤们。见过的、没见过的泥雕彩塑,都无为的做着空明状。下山的途中,有一影壁上书“大道无为”,观之不由心动。古之无为者,是要人循道而行,也就是不要试图改变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进退得当,与自然和谐相处。也正应了《大学》中“致知在格物”的道理。道教应该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不过是世人以神秘色彩蔽之,谬传其糟粕而弃其精化罢了。哲学思想是道教的精华,可惜在传承中未得到弘扬和发展。这不是老子的悲哀,而是传承者的悲凉啊。
[/waterma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