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27|回复: 2

2002.3.8淄博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15 16: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九八年去了一次泰山曲阜之后,后边几年的三八节就又恢复老传统,在家里开联欢会放假半天了。直到2002年,工会又组织我们去淄博游览博山溶洞和淄川蒲松龄故居。
    这次由工会副主席带队,二三十名女同胞乘坐一辆大客一早出发。事先工会陈大姐交给我一个任务,让我跟食堂出纳员负责买门票事宜,美其名曰让年轻的出点力。接此任务,我诚惶诚恐,生怕除了差错。车子从淄博下高速后,行驶在山间公路上。到达目的地后,我跟小出纳先去买票。然后一个个持票进入一个上方刻着“开元洞”的大门里。
    光线一下子暗下来,我们贴着洞壁小心翼翼地前行。好奇地看左侧的风景,又要留意脚下。左侧似乎是一条深沟,里面是参差不齐的溶洞景色。行至宽阔地带,便是“厅”,但见洞内各种钟乳石、石幔、石笋、石旗、石盾、石坝、石葡萄
等自然景观形象逼真,丰富多彩,令观者目不暇接。有各色射灯从不同角度照射着那些石钟乳,呈现出缤纷的色彩,给人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因为溶洞是喀斯特地形的产物,在南方较多。而在江北发现的这个规模较大的溶洞,真是实属罕见。而右壁上的摩崖刻字,记载着这个洞的深远历史。据考证,此洞是唐朝开元年间的,距今1300多年了。

     后边又走了七八个大厅,走到景色好的地方,免不了要拍照。但是那最美的景色,却被人圈了起来,要交费。不记得我们交没交,反正结伙拍过照片。走了两三里路,才游完这江北第一洞。
    出得洞来,我们在“山东第一洞”的石碑前拍照。
    中午饭是在此施工的兄弟单位负责的。席间玩得尽兴的女同胞们拿着酒瓶互相劝酒,那好爽劲平常少见。

    下午,我们去淄川游览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出生于公元 1640 年,卒于 1715 年,终年 76 岁。蒲松龄一生屡试不第,贫困潦倒,后人用 8 个字便概括了他的一生:读书、教、著书、科考。蒲松龄出生在一个普通的文人家庭,由于家道中落,请不起教书先生,便随父读书。他自幼聪慧过人,经史过目不忘。 19 岁初应童子试,便以县、府、道三试第一考中秀才。文章深受山东学政施愚山先生的赏识,一时名声大振。后来的蒲松没有考取功名,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加之自幼喜欢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营养,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怀着崇敬的心情,走向蒲松龄故居。大门口那两只石狐,一下就把我们带进了聊斋的氛围。迈进幽静古朴的庭院,只见门楣上悬挂着郭沫若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院内月门花墙,错落有致,山石水池,相映成趣。北院正房三间,为蒲松龄的诞生处和其书房“聊斋”。室内陈列着他74岁时的画像,上有其亲笔题字。西院系新建的陈列室,蒲氏家谱、手迹和其多种著述以及英、俄、日、法等外文版本。
    走出故居,来到加了围栏的柳泉旁。柳泉,又名满井,据说早年井中清泉涌流,外溢为溪,大旱不涸,古称满井。当年井四周有翠柳百株,故后人又称之为“柳泉”。相传蒲松龄曾多次在此设茶招待过往行人,搜集创作素材。蒲松龄酷爱此地,自号“柳泉居士”。面对此泉,想象着二三百年前的情景,心中升起莫名的感动。
    “狐仙园”内建筑错落有致,小巧美观,包括共笑亭、留仙桥、柳拉碑、奇幻门、聚仙峰、卧狐、独眼狐等景观。穿行月门,走过竹丛,让我有种会邂逅狐仙鬼怪的感觉。在聚仙峰,那些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小狐仙,让我们都欣喜不已,争相留影。
    走出故居时,我在门前的摊位前买了些琉璃品。时隔7年,也只有这些小艺术品和聚仙峰上的纸质照片,才能证明我确实来过。
发表于 2009-3-16 09:52:56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雪韵妹妹参观了蒲松龄故居。山东真是好地方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21 22:0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姐姐啥时再来山东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书剑梅庄 ( 鄂ICP备19013424号-6 )

GMT+8, 2024-9-20 13:57 , Processed in 0.220919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2001-2024,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