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梅庄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3|回复: 2

误解《穆赫兰道》(原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4 14: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误解《穆赫兰道》(原创)

原以为《穆赫兰道》与《空难乘客》如出一辙,依旧是看过第二遍才发现了细节的不同,而这两者不同的是,我看《空难乘客》第二遍是匆匆浏览,看《穆赫兰道》第二遍却慢下节奏来。这个使我误解的细节就在于《穆赫兰道》的开始出现了床,然后才开始梦境;而《空难乘客》一开始就是想象的内容;由于忽略了这个几秒钟镜头的床,我曾一度惊异于同年(2008)拍摄的两部影片的不同导演居然想到一块去了。

不过,这两部电影仍然极其相似并极其不同。

看完《穆赫兰道》的最初,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爱德华大夫》,由格里高利·派克和英格丽·褒曼主演。在这部电影中派克主演的男主人公因为幼年时弟弟从话题上滑下去摔死了,他的心里一直认为是自己杀害了弟弟,从而得了犯罪心理疾病。当他看到真正的“爱德华大夫”被人开枪打死摔下山谷后就认为是自己杀了他,并在犯罪心理的驱使下到了大夫本该去的医院冒充爱德华大夫。直到爱德华大夫的尸体被人发现。假爱德华大夫不得不逃走。而由褒曼主演的女主人公是这所医院的犯罪心理学医生,她发现假爱德华大夫其实是心理有病而不是真的凶手,在她和她的老师的帮助下,假爱德华大夫逐渐恢复了记忆,想起自己叫强·布朗,原本是名军医。当他看到了真爱德华大夫被人谋杀时,就一下激发了他内在的犯罪心理疾病。

《爱德华大夫》与《穆赫兰道》没有直接的关联。

《穆赫兰道》的绝大部分在展示一个女人戴安妮请凶杀人后的心理状态通过梦境再造现实的反映,最终,在梦境中饱受“试图推翻犯罪事实却又不得不面对真相(这一处和〈空难乘客〉很相似(乘客的女主人公克莱尔不愿面对空难即将死亡的事实而一再展开求生幻想,最终面对现实)。)”的潜在心理折磨后,回到现实的她无法忍受内心谴责而举枪自杀。在这部电影中,女主人公将自己的失败反照到友人的成功和背叛上,一方面产生了强烈的嫉妒心理和仇恨,一方面她又对自身的状况感到不满,潜在意识就通过梦境交换了角色位置,并将已发生过的现实以梦的再造形式变化后重新表现出来。

这也是一部描述犯罪心理学的电影,虽然情节上与《爱德华大夫》有所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它的拍摄手法与《空难乘客》接近,都是以幻象来展开,在影片对观众一再导引向错误的方向后才显露真相,却又尽可能将真相隐晦其间;只不过《穆赫兰道》的梦境情节其实是将现实投入梦境进行倒影的结果,而《空难乘客》则主要表现女主人公抗拒死亡的求生幻想。与《空难乘客》有所不同的是,《穆赫兰道》一开始的部分仍是现实,然后进入梦境,影片的大部分都是在描绘梦境,最后才回归到现实中去,也就是说,它不是从梦境直接开始的,它仍有一个现实前提——片名出现前的黄色床垫、粉色被子和人深重的呼吸声,然后镜头深化淡出,梦境开始。

《穆赫兰道》与《空难乘客》在表现形式上不尽相同,与《爱德华大夫》同属于犯罪心理学的范畴,然而两个女主人公的内在心理抗拒却又同出一辙,但结果仍然不同——戴安妮无法面对现实而自杀,克莱尔坦然接受事实而迎接死亡。老实说,我不喜欢这部人际关系复杂的电影,它到处都在展示着人性的阴暗面。可它又非常现实化,极有可能在某些人的身边正在发生着这样的真实故事......

2011年4月4日14点20分中国文学论坛/注册名:雪链
发表于 2011-4-5 16:46:48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影不知道多少年没看了,所以不了解也不熟悉这方面~
 楼主| 发表于 2011-4-5 19: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从05年才开始正式接触电影的,以前基本不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书剑梅庄 ( 鄂ICP备19013424号-6 )

GMT+8, 2024-12-22 15:03 , Processed in 0.078473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