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梅庄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73|回复: 2

[原创]肖邦,忧郁与曲折的一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8 1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树影子在 2003/03/28 11:34am 第 1 次编辑]

    一直以来觉得听肖邦,让我有种幻觉,在迷糊的冰窟里旋转。四周白光回旋。肖邦是个敏感的人,他能感觉到别人心里的每丝悸动,也会把他自己细腻的内心世界告诉你,他说,通过音符,会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感觉。肖邦的音乐没有贝多芬来得激昂,没有柏格尼尼来得怪诞,很柔弱的音符传递了他并不坚强的感情和生命,忧郁、多情。
                 
  这也许和他的成长环境分不开。肖邦年幼时就是这样一个孩子。继承了他母亲,一个沉静,受过良好教育的妇女的敏感和极富想象力,也受到了他父亲敏锐判断力和逻辑观念的影响,这些让他成为了一个举止高雅,具有社交魅力的人。肖邦是个天生的贵族,他的音乐是高贵的冰冷和迷幻。这位天才的波兰音乐家的童年是幸福的,引人注目的,这和他后来的遭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许这也是他后来作品中有一种忧郁潜伏着的原因吧。

  肖邦的童年时期生活在一个很浪漫的环境里。波兰的雪村里,光秃的树枝丛中依稀可见一栋两层的木屋,安静而洋溢着优美的旋律,在大簇的灌树和萧条的树梢中徘徊。雪把空气纯化了,也把人的心净化了。肖邦在这里,变得很单纯。
                 
  年轻的肖邦也叛逆,他对在老师指导下作曲觉得苦不堪言,于是抽空自己创作,继承了前人的精髓之余,也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夜曲形式。肖邦的幻想曲是技高一筹,他将华丽的外表和睿智的构思融于一炉,得到了人们的肯定。他的天才在多次的演出中锋芒初露。
                 
  肖邦成年之后多数伴随着不幸,首先从他的初恋开始。这是一次无言但炽热的经历。他倾慕着一位波兰籍的女高音。这个女孩的歌唱生涯并不长,但在短暂的岁月里,她的表现十分出色,甚至是当时一位最出色的女高音。肖邦倾心于她,但她却全然不觉。一直到肖邦死后,她才从通过文字知道了这个柔弱的人对她的爱慕,这段感情无果而终。但在肖邦的许多协奏曲中,仍能让人感受到他的情愫,例如《第二钢琴协奏曲》和《e小调钢琴协奏曲》。肖邦在他的书信中说,或许,真的很不幸,我已经发现我的理想中人,虽然默默地,但我已诚心对她有半年之久。我想着她,而这些思绪全然表现在我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的慢板乐章之中。我的小圆舞曲则是因她而来的灵感而作……

  他是个多愁善感的人。
                 
  肖邦的曲折还在继续。当他1829年毕业的时候正是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环境的影响下使他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感情。他的老师,他的朋友都认为,肖邦的天才应该为民族而曲,应该有民族性融于其中。肖邦从中受到了深刻的影响,他明白,和波兰有祖国的自由一样,民族性也有旋律,这旋律从祖国的高山、河流、森林、草地中散发出来。1830年,肖邦带着老师和朋友们热切的期望和勉励,到国外去用艺术来歌颂祖国,为斗争中的人民添一把勇气。但是,肖邦的敏感让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与祖国的永别,他慎重地选择了离开的日子,“一旦我离开,将成永别,我觉得我的离开只是为了死亡。”肖邦带着众人赠送的一只装满了祖国泥土的银杯,离开了波兰,离开了华沙,离开了他的家人,也离开了他深爱着的那位女高音。在流亡的岁月里,肖邦的迷茫没有人能倾听,没有人为他解忧,于是他只能在日记本中抒发自己的感情。“我很迷惑,很忧郁,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真希望我不是独自一人……”他内心的孤独与寂寞,使的他在这段消沉的日子里一直很郁闷,年轻时的梦想一下子变的遥不可及,而他自己也无法说服自己去面对命运中必然会发生的事情。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创作,1832年,波兰再度沦陷,肖邦于是写了最著名的小品《c小调练习曲》,也就是《革命练习曲》,曲子的旋律很激昂,突然的跃进、急流般的倾泻而下的音乐、戏剧夸张的旋律和偶尔的抒情般的恬静时刻,都强有力地为我们展现了这一时期肖邦极端困惑的感情和最内心的思绪。
                 
  肖邦抵达巴黎,这是他的第二祖国,注定了要在这个繁华浪漫的城市里度过他的后半生。肖邦在巴黎的生活还是写满了不幸。他当了贵族的钢琴教师,举行的最后两次公开演出也很不成功。这终于使他放弃了成为一名职业演奏家的愿望,取而代之的是潜心作曲。他的许多著名的曲目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同时他也与一些浪漫派的艺术家为友,他对浪漫派热烈而全心全意,敏感的习性和极其细腻的感情音乐,是他对浪漫派狂热的响应。而且,在肖邦的音乐中,除了有他独立的思维和特质外,还保留着古典的传统,也许这就是为什么他的音乐能流传到就今天的原因了。肖邦同时也是个不随波逐流的人,当时的流行他不屑一顾,除了李斯特的曲子,他从没演奏过其他作家的俗丽作品。

  在巴黎,肖邦爱上了一个贵族的女儿,她是一位钢琴好手,他们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他完成了许多著名的曲子,在《戒指》中,他也悲观地预见了他们之间不幸的未来。果然,因为肖邦不是贵族,也可能是他的身体太虚弱,女孩的父亲拒绝了他的求婚。肖邦试图从失望中振作起来,但有好长一段时间,他的音乐中反映了一种沮丧和忧郁的情感。肖邦死后,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女孩给他的书信,用一条丝带系着,上面写着:我的悲剧。
                 
  肖邦的感情世界在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的十年感情后写上了句号。这位女作家比肖邦大十岁,她是当时巴黎最奇特,生活最多姿多彩的人。她独立率直,个性明显,虽然文笔比不上当时的一些大作家,但她的小说却很受欢迎。肖邦发现与她在一起,他可以尽情倾诉内心最深处的情感。同居生活中,肖邦的作曲生涯也达到了他人生的最高点,而且,这也是他的天鹅之歌的岁月了。女作家给予他的细心的照料,让肖邦焕发了他的才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其中的《24首前奏曲》,就是在这个时期写的。

  然而乔治。桑最后还是离开了肖邦,只个一他留下了一封信,她已经厌倦了这个波兰情人,而且她的孩子们已经成人,肖邦成为他们争吵的导火线。肖邦在她离开后,灵感和健康都日益衰退,尽管他还继续教书和开个人音乐会,但他的病情在加重,他临终前的那一段日子是孤寂的,是“远离母亲的孤儿”。
                 
  1849年,这位天才的音乐家在巴黎逝世。在他的遗嘱中,他让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波兰,而遗体则安葬在巴黎,紧靠着他最敬爱的作曲家旁。那只从波兰带来的银杯里的泥土也撒在了他的坟墓上。他的心脏运回了波兰,埋藏在哺育他成长的祖国大地上。
                 
  天才逝去了,哀之,悲之。他短短的生命中创作了无数动人的音乐,然而,他的整个生命却是一篇走调的乐章。

2002.4.21

发表于 2003-3-28 19: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肖邦,忧郁与曲折的一生

天才逝去了,哀之,悲之。他短短的生命中创作了无数动人的音乐,然而,他的整个生命却是一篇走调的乐章。

影儿读懂了肖邦。

写的不错,鼓励!


:em02:  :em02:
 楼主| 发表于 2003-4-3 16: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创]肖邦,忧郁与曲折的一生

呵呵我刚回来,看到被精了,高兴I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书剑梅庄 ( 鄂ICP备19013424号-6 )

GMT+8, 2024-12-22 20:00 , Processed in 0.10914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