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剑梅庄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01|回复: 5

[征文]心 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8 17:07: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贴子最后由紫汀儿在 2003/03/28 09:41pm 第 1 次编辑]

                                 心 语  
                                               
                                〈一〉  
    那是一个深秋的早晨,文君应邀参加了一个盛大的母校庆典活动,看到久违了十多年的景物依旧,内心不禁涌起一股情感的波澜。她已说不清自己在校园的小径上走来走去,寻寻觅觅,究竟是在倾听脚下落叶的沙沙声,还是企盼在这陌生的人群中寻找那张熟悉的面孔。时间刚过八点一刻,距校庆庆典活动大约还有一个小时,这段闲暇的时光,正好便于人们寻找多年未见的旧友,攀谈世故苍桑,体味人生辛辣。
    此时,三五成群的男女老少像故地重游一样,断断续续地来到校园之内,他们东看看西摸摸,嘴里不停的唠叨着什么。这群老少不一的游客仿佛是在触摸往昔逝去的美好时光,又似乎是在重温花季少年留下的旧时遗梦。也许每一个来宾身后都有一段凄美动人的故事。只是他们各自的情境不同罢了。今天正好借校庆这个机会,做一次青春寻梦游。  
    文君来得匆匆,像只落单的孤雁,一个人在校园里转悠。当她来到读书亭旁的时候,心中忽然升起一股莫名的奇想,她试图从这里闻到昔日那淡雅而别致的书香,在这里重温一下旧时同学的欢歌笑语。可是,这里亭阁依旧,石凳、石桌还是原来的老样子,四周景物也没有太大的起落变化,所见到的生面孔却已新桃换旧符了。这时,文君才幡然醒悟: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处空余黄鹤楼。这里只有永恒的记忆,不会再现我们昔日的光华了。她轻轻扶摸着那些曾经留下甜蜜遐想的廊柱,又在这张曾经围满少男少女,长天阔海、想象驰骋的石桌旁坐了下来,有意识地去品味一下当年读书时的感觉。
    她孤伶伶地坐在那里,两眼不停地向四周观望:科教馆、礼堂变了模样,老教学楼依然存在,不同的是多出了一栋现代气息很浓的新教学馆。操场、跑道、绿荫场上一群生龙活虎的小伙子正在驰骋疆场,乒乓球台前,姑娘、小伙展开对攻对杀,互不相让。她无意识中发出一种感慨:这里曾经也是我们舒展腿脚、挥洒激情的第二课堂啊!
    可如今,这里的一切已是物是人非,时空的变迁不由她不想起往昔的如花岁月,去追忆那些曾经散落在那个时期的生活碎片。仅管这种追忆里掺差着苦涩,人们还是习惯于在这苦涩里寻找甜蜜,寻找支撑自己一步步向前挺进的精神食粮。  
    她靠在一颗古樟之下,思索良久,总想找回一点记忆的影子:
      “那片绿荫,那丛花草不正是我们放飞希望,放飞理想的地方吗?”  
    她缓缓地走了过去,伸手扶摸着那束盛开的紫兰色菊花,轻轻地吻了吻,一抹复杂的泪水伴随着一种澎湃的心情卜哧卜哧往下掉。  
    “哦,我这是怎么了,心情为何如此脆弱?”  
    她自顾自地反问着自己。也许要在平时,她是提不起这份闲情雅致的,可今天,或许是触景生情的原故罢!她竟落泪了。  
    此行的目的,于她,可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这里曾经有过一个拔动她心弦的翩翩少年,让她崇敬,使她愿意为他守望,为他付出。也正是这个少年当年的启迪,使她从此走上了坚实的文学之路。并获得些许成功。她能不为他守望吗?  
    她急切顾盼着,希望他能如期而至。因为自打高中毕业以后,这十几年来,他们就一直没有再见面了,她真想见见他。哪怕是当面问候一声:“你的生活过得还好吗?”也就心满意足了。  
      “梦里呼他千百次,他这次能来吗?”  
    文君带着迷惘的心情,一任思潮随意地流淌着。  
    听说他在南方的某大都市干得不错,已是一家公司的决策者,事业如日中天,他同时也一定是个大忙人。因此,他的成行与否,对她来说,也只是一个渺茫的迷。  
    她遐想着,本能地希望他能如期出现,记忆的思绪把她带回到那段已经逝去很久很久的遥远的岁月……
                                  《二》  
    认识他并深入地了解他是在那次《校园文学》创刊演讲会上,吴俊卿当时的演讲题目是《让青春作证》,这篇演讲稿的结尾处有这样一段话语,文君至今还记忆犹新:
       “……鲁迅作为中国近代文学先驱的代表者,在青年时曾有过一段不凡的经历。为了拯救中国的懦弱,洗雪东亚病夫的奇耻大辱,他在救国救民的道路上,开始了艰难的探索。首先,他秉着救万民于水火的宗旨,东渡扶桑学习医学。后来他发现学医虽可治病救人,解除民众一时之苦,但这终究不是救民之策。医人只能治标,医心才是治本之源。于是他毅然弃医从文,为中国近代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代青年中,除了鉴湖女侠秋谨,还涌现了陈天华、邹奋韬等革命先驱,他们分别以《猛回头》、《革命军》震醒了中国大地。
    他们的青春是闪光的青春。是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可圈可点的青春。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周恩来早年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他在去法国留学途中,曾写下了:“大江歌罢调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的豪言壮语,他的报国之志在后来的实践中得以大展宏图,实现了他当年立下的誓言。象这样的例子,在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还有很多。原因就是当时的中国民众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人民需要拯救,河山亟待重整。
    今天,我们发奋读书,是为了祖国的明天更加美好,为了我们的翅膀更加坚实,在未来的人生旅程中飞得更高更远。
    让青春作证,我们也有一腔热血,同样具备先辈的激情。
    让青春作证,我们将出色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伟业,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
    让青春作证,我们将始终站在历史的前沿,审视过去,检讨现在,展望未来。
    让青春作证,我们将以一生为代价,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母亲。”
    这次演讲,他以流利的口才,恢宏的气度以及旁征博引的广博知识,赢得了全场观众的掌声,也给文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会后,语文老师对他的评价是:“这小子有点才气,经过一番历练之后,今后一定有所发展。”《校园文学》社的牵头人李老师看中他的文采,让他担任《校园文学》社主编。文君也是偏爱文学的人,自然也就成了文学社的一分子。初创的文学社聚集了一大批文学爱好者,像张子昂、王文静、李玉婷、邹雪梅等既有文学素养又成绩相当优异的学生也纷纷加入到吴俊卿的旗下,文学社也因此办得如火如荼。  
    自打那次演讲会后,文君是越来越关注他了,他们虽然不在同一个班级,但从王文静、邹雪梅等同学的口中,还多少能听到一点关于吴俊卿的信息。他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文科成绩突出,数、理、化也是校园同仁中不弱的佼佼者。他身高1米75以上,眉目清秀,人称白面书生,有人送他绰号叫:“小小二郎神“。  
    他的人缘很好,在他周围有一群很要好的男、女同学,尤其是班上的女同学更喜欢听他讲述各种各样的离奇古怪的故事,逗得大伙儿可心。有时,他也来点恶作剧,弄得你哭笑不得。  
    在文君眼里,吴俊卿是那种不可多得的朋友,也是同学们喜欢亲近的对象。无形之中,吴俊卿的形象在文君心里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的让人说不出滋味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无法抗拒的,她也不想去作无谓的抵抗。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人人都在拼搏高考,高中阶段是人生转折的重要关卡,大家都很忙。前面还有一座独木桥都得去挤,谁攻破了对岸的桥头堡,谁就是最终的胜利者,否则是会淘汰出局的。因此,文君强制自己不要忽生杂念,以坚忍的自制力战胜了自我,度过了一道道难以逾越的情关。  
    但她又不能不接近他,因为她太喜欢他的谈资,他的宏论,他的海阔天空。她去找他,常常是怀揣一篇诗稿或一篇散文,这是她找他的唯一理由,也是他们彼此相悦的共通之处。
       “俊卿,烦你看看这篇诗稿。这是我近来写的一首关于《根》的拙作,文字简陋,望多多指教。”  
    他接过信笺,展开来,仔细的阅读着。  
       “指教愧不敢当,共同切磋,互相学习罢!”  
    他微笑着说,不知是诗的内容打动了他还是他的豪情又来了,读着读着不由念出声来:  
       “有一种探索充满孤独  
    有一种痛苦撕裂肺腑  
    是沧桑的手指  
    还是惨白的肋骨  
    是延伸的血脉  
    还是千年不朽的雕塑  

    与土地血肉相连  
    与苍天枝叶相托  
    这种原始的拓展  
    让我们想起追日的夸父  
    每一次挣扎  
    都是一串颤抖的音符  
    每一次呐喊  
    都是一种深情的倾诉。”  
    看完诗稿,吴俊卿沉思了片刻,然后说:
      “文君,这的确是一首好诗,它深刻表达了根的毅力。它每延伸一寸,都要付出百倍的艰辛,但它根本不理会这些,只管倔强地深入土地,建立起自己的网络。仅管这种延伸是弯弯曲曲的,它还是把它伸向了四面八方,越是古老就越显得强劲有力。《根》这首诗既表达了根与土地的关系又表达了根的倔强意志,好诗!好诗!就让它发表在《校园文学》期刊上吧!”  
    吴俊卿的赞赏,着实令文君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他是个不随意浮夸的人,他本身也是一个诗作、散文、杂文的狂热爱好者,文君看过他不少东西,有些还在《校园》杂志上发表过。因此,文君也特别信奉吴俊卿,今天能获他的夸赞,她能不高兴吗?  渐渐地,两个诗狂,两颗由文学串在一起的心,有了更多的交流,他们谈十八世纪英国的文艺复兴,谈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大仲马的《基度山伯爵》、小仲马的《茶花女》、还有《欧尔尼与葛朗台》、《悲惨世界》、《羊脂球》等等,他们无所不谈。俄国诗人普希金、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也常常是他们谈话的热点。
    除了外国文学,他们探究更多的是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像中国四大名著以及王实甫的《西厢记》、关汉卿的《窦娥冤》、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冯梦龙的《二拍三言》、他们都谈得津津有味。对中国古代特有的诗、词、歌、赋、曲更是乐此不疲。
    在中国现代文学方面,当然首推鲁迅、巴金、老舍、茅盾、冰心、朱自清等人的作品。通过文学的桥梁,他们彼此加深着理解,也彼此对对方有了新的认识,一种暗自依恋之情也伴随着这种相互了解而日渐加深加浓。但文君是理智的,吴俊卿也不便过早陷入两难境地,他们毕竟还要为理想而奋斗着,谁也不愿意率先打破这种尴尬局面。  
    尔后,他们也曾有过花前月下的邀约,那块绿茵可以作证,那串紫得可爱的菊花可以告诉你他们心灵的感应。在这里,他们是灵魂的天使,每每星空闪烁的时候,他们有时忙里偷闲地跑到那块绿茵上,两眼直直地望着星空,偶尔有一颗流星划过长空时,文君总会呢喃地问他:
      “俊卿,你看,这流星多美,只可惜消失得太快了,你喜欢流星吗?”  
    吴俊卿这时不免会俏皮地回答她:
      “我喜欢,流星虽然只是短暂地发光,但他那道靓丽的光彩却是划破长空的。他用自己飞短流长的生命在天空中划了一道长长的弧线,这道弧线的最后光芒照亮了整个宇宙,这就足够了。他毕竟在他消失之前,显示了他充分的力量。这是别的星星所无法做到的事情。作为人生,我宁可做一枚陨落前发光的流星,而且要发得轰轰烈烈,这样的人生尽管短暂,但他却完美无缺。你说对嘛!”  
    这样的答案往往令文君大吃一惊,他的回答是无可非议的,而且这种对人生观的论述也有他独到的见解。只是文君的本意不在这里,她希望的是恒久,而不是短暂。  
    离开这样的话题,他们也谈工作,谈学习,谈今后的打算,也互勉将来达到一个怎样的境界。虽然这种预设的境界是虚无的,有时甚至是无法实现的。但只要你一心一意去努力,总可以完成其中一二步。如果你放弃这种努力,那么,这种预设就是空谈了。  
    一次, 文君问吴俊卿道:
      “你打算报考哪所学校,考什么专业?“  
    吴俊卿不假思索地说:
      “我想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学国际经营管理,这是执世界牛耳的热门专业。将来一定大有可为。”  
      “你呢?”
    他反问道。  
    文君的回答是意味深长的:
      “我怕到时考不上,如果能考取本省的湖大或者师大,我也心满意足了。”  
      “别灰心,顶住压力,凭你的成绩,你会考好的,你是一个有才华的姑娘,只要你肯坚持、能挺住,我相信你一定会成功,而且在文学上只要你不中途放弃努力,将来必有造诣。”  
    他安抚式地对文君说。那种不容置疑的自信溢于言表,这对文君来说,也是一个莫大的鞭策和鼓舞。从他的身上,文君似乎获得了某种无形的力量。

  

     
                                            《三》  
    高三的最后一期,一种紧张的气氛笼罩在校园上空。以前同学们那种蓬松的弦,随着高考日期的一步步临近而越绷越紧。老师们各尽其能地施展着浑身解数,行使自己的天职,拼命地向学生灌输各种备考的知识。所有同学都在努力着,谁也不甘示弱。吴俊卿此时也不敢有丝毫的懈怠,他在努力地加深、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文君和吴俊卿也极少来往了,此时此刻去打扰人家是于心不忍的。因此,他们各自作着自己最后的努力。但文君在这种硝烟味极浓的气氛中感到有点吃紧了,这对一个从未经历过煎熬的女孩子来说,的确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好在吴俊卿给她的鼓励使她咬紧牙关坚持着,不然,恐怕早就退下阵来了。  
    高考这座独木桥不是人人能过的,尤其是在八十年代中期,更让人难以想象,不到百分之二十的升学率不知让多少踌躇满志的青年纷纷落马?吴俊卿是幸运的,按照他自己设想的意愿顺利地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当他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只想有人与他共同分享这幸福的一刻。然而,他此刻是孤独的,只有家人能够分享到他的喜悦。别的同学都在焦急地等待命运的判决,暂时还无暇顾及到他。  
    陆陆续续,第一批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开始分送到同学们的手中。有北大的张子昂、武大的邹雪梅、厦大的王文静、浙大的李玉婷等等。这些人都是吴俊卿平时要好的挚友,他们在校园时都是些谈天说地放荡不羁的人。当他们相互得知各自的归宿之后,那种喜悦之情无以言表,他们互致祝贺,也分别接受对方的美好祝福。他们邀约一起去看看自己各科的老师,也同时听听老师在他们挥手告别中学时代时的临别赠言。人的本性是怪癖的,当这一刻到来之时,反而觉得突然和惊诧起来,但在它将到未到之时却又是那么的令人惶恐,令人坐卧不安。凡是经历过七月流火冼礼,八月漫长等待的人们,对这种感觉往往是刻骨铭心的。  
    今天,他们在尝遍了酸、甜、苦、辣的各种滋味之后。终于迎来了曙光:
      “啊!这一天,我们盼你实在太久了,这一盼整整是十二年的大好时光,十二个春夏秋冬,十二个严寒酷暑。”  他们感慨着,这种感慨里多少带着点感伤的情愫。  
       “谁说不是呢?我们虽然在这座独木桥上成功地走过来了,但我们还有多少同胞此时正在哭泣啊!”  
    在接受了掌声、鲜花和荣耀之后,吴俊卿开始冷静下来。他知道文君这次可能考砸了。那天考试刚结束,他就四处找她,希望了解一下她的考试情况,谁知文君却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暗自哭泣着。当他找到她时,已经是一个泪人儿了。吴俊卿此时的心情也不好受,他不知用什么语言去安慰她,他只知道此时的任何言语都是不起作用的。  
    他默默地陪了她一会,最后还是说:
       “文君,别哭了,也许还有希望的,不要灰心丧气。即便今年落马了,还可以明年再来,我们走吧!”  
    就这样,他们茫然地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文君的心情是沉重的。估分那天,文君勉强估到了往年分数线的边沿,这又怎么说呢?估分是说不准的,也许高出三、五、十分,也许低一大截,总之,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往年湖南的上线分数线大约在530分左右,不知今年的情况如何?她完全丧失了底气,填报志愿时,连湖大、师大一个都不敢填,更别指望其它的重点学校了。最后,她只草草填了一个湘谭大学,这还不是满有把握的。在第二志愿,她的要求就更低了,她作了最坏的打算,只要有书读,即便是吉首大学,她也不放过。这一切只有让时间去作
裁决了。  
    紧接着是一次漫长的心的煎熬,文君也希望老天能眷顾到自己,希望自己能侥幸跃过本科提档线,因为她太想上大学,太想有一次人生的锻造机会了,她把上大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哪怕是极普通的大学,她都一定要抓住,这是决不能轻言放弃的。说是可以明年再来,谁又能保证明年的大学一定在等着她呢?明年、明年!明年的竞争恐怕更加惨烈,更加残酷。因此,她不能指望明年,她唯一的希望就是自己的实际分数还高一点。而录取分数线又稍稍低一点。要不然就彻底完蛋了。  
    等到高考分数线公布之日,她从电视上看到的理科重点本科线高得出奇,是561分,一般线是532分,文科重点本科线是556分,一般线是528分,看到这个分数线,她当场就昏了过去,弄得家人一片惊慌失措。她父母又是给她掐人中,又是给她做热敷,待她醒来之后,父母都沉浸在一片唉叹声中,而文君更是泪如泉涌。她痴痴地望着父母,仿佛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等待父母的责骂一样,一种愧疚的心理不期而至。其实,父母并无责怪之意,知子莫若父,父亲是关注她的,也知道她是一个乖孩子,平时在校表现也好、成绩也不错,这次考试只是偶然失误,发挥不佳罢了。父母亲的那一份关爱,使她更是不能自己,那天夜里连她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和着眼泪睡去的。  
    第二天,文君的父亲一大早就来到学校教务处打听分数。教务处的李老师告诉他,分数可能今天下午或晚上到,也可能明天才到。父亲看到女儿那副模样,心情像铅一样的沉重,这一天,他早、中、晚一共来了三趟,直到晚上十点多钟,学校果真收到了考生高考成绩的传真通知。文君的父亲也第一个获得了文君的考试成绩,总分是:529分,高出文科一般分数线一分。他总算落下了心底的一块石头,一颗希望的火种在心中重新冉冉升起。
   
    父亲回到家里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告诉了全家,文君得到这个结果,那种忧伤的情结开始有所释放。但她还是非常担心,这个成绩只是上了资格线,落选的机会还是很大的。想起自己平时的表现,今天却考出这么个结果,尤其看到和她平时玩得好的邹雪梅、李玉婷、王文静等一帮好友考得那么出色时,那种巨大的落差感使她封闭在痛苦的内心世界里。  
    这期间,吴俊卿和王文静、邹雪梅等来过她家,希望她能一同出去玩玩,散散心,缓解一下心中的苦闷,但她还是婉拒了他们的邀请。因为她始终没有跳出失落的阴影。她一方面在家里闭门思过,羞于见人。一方面希望奇迹出现,天降大任于斯人。使她不至于在同学们面前抬不起头来。  
    后来,一大批同学的录取通知书都陆续收到,只是文君却杳无音信。九月将至,第一,二批次的大学新生即将成行。听李玉婷说:吴俊卿与张子昂九月三日搭乘贵阳至北京的150次列车一路同行,那天晚上,许多同学去火车站为他们送行,亲友同学合在一起简直就是一支浩大的队伍。文君也去了,只是未敢出现在众人面前,而是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向他们挥泪告别。当北去的列车徐徐启动的时候,一颗滴血的心仿佛在说:
      “ 别了,我的朋友。别了,开启我心灵的偶像。”  

                                   〈四〉  
    吴俊卿在左顾右盼地等着文君的出现,当他即将离开这片土地,离开那个隐含着他们金色梦想的地方时,他是多么渴望跟她再聊一会儿:
     “文君你为什么不来?快来吧!祝福我吧!为了那段纯情的友谊,你应该来的。”
    然而,他落空了,他带着一种惘然若失的神情缓缓走上了火车,但他最后的顾盼留连是多么的令人难以忘怀。最后,他无可奈何地将一包东西交给了李玉婷:
     “麻烦你转交文君吧!看来她是不会再来了。告诉她,不管遇到何种情况,都不要气馁,要学会坚强,只有勇于战胜自己的人,才能最终战胜别人。否则,是成不了气候的。”  
    他走了,带着一种不完满的心情终于离开了。  
    第二天,李玉婷带着吴俊卿的那个纸包来到文君家里,将同学们送走他们俩位北上的简略情形大致说了一遍。然后闲聊了一会儿,因为李玉婷在最近几天也要走了,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忙,不便久留。因此,她把该说的话说了之后,顺便安抚了文君几句就匆匆走了。  
    文君送走李玉婷后,回来打开了吴俊卿送她的那个包。里面是两本精装书,外加一封信。这两本书一本是高尔基的《我的大学》,一本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显然,吴俊卿是希望她在人生的重要路口要学会坚强。像高尔基,像保尔那样走自己人生的路。一切意志消沉的因素都将使自己的棱角磨得干干净净。这一点,在文君心里也是清楚的,此时看到这两本书,她已心存感激之意,在她这种精神萎靡的状态下,是多么需要这样的安慰。接着,她把吴俊卿的信打开来,开始认真仔细地阅读起来。  
“文君:
        你好!  
    当你打开这封信的时候,恐怕我们已是远隔千里之遥了。在我踏上北去的列车的那一刻,我猜想你可能不会来。因为从你高考结束的那天开始,我就感到一种无限的沉重,这种沉重既藏在你心里,也藏在我心里。你为自己的失落而悲伤,这种悲伤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当人遇到挫折和打击的时候,总会显示出他脆弱的一面,其具体的表现就是萎靡不振。但这种状态不宜时间太长。否则,是会毁灭自己的,这是我对你的一点忠告。而我,在你失魂落魄的时候,也有难言之隐。这难,难就难在从今往后,我们已不在同一起跑线上,心灵上似乎隔了一道鸿沟。那么,隐又何来呢?隐就隐在我不能再用教条式的东西来开导你。假如,我们还象从前那样,是一对落难的朋友,那么,我说什么,你都不会介意的。因为这一切在你我的眼里都是顺理成章的。而如今,如果一个春风得意的人去劝慰一个落魄的人,即使他是诚心诚意的,也可能被误认为是一种炫耀。这就是我的沉重的心理所在,此时此刻,我能说什么呢?无言胜有言,希望你能理会我的意思,重新振作起来,开始新的里程。  
    临走,我并不想说太多话别凄凉的话。但我的确希望见到你。跟你聊聊,叙叙旧,然而,这种奢望多余了。我只好带着惆怅去迎接新的挑战。记得你曾经问过我:
    “你喜欢流星吗?”
    我说:
    “我喜欢,我喜欢流星的那道弧线,更喜欢流星的那种发光方式。”
    也许,在你的心目中,我就是那颗只闪烁了一下就瞬间熄灭了的流星。虽然在你的世界里留下了一道绚丽多彩的弧线,但他对你来说,毕竟太短暂了。你说,是吗?  
    第三批次非重点本科正在录取之中,也许你在九月初或后几天会有结果,望到时来信相告。你是很有潜力的,学文对你来说很适合,只要你能静下心来,肯花时间去钻、去写,也许你今后的成果比谁都大,我热切地盼望着你的佳音。  
    由于近来很忙,再加之心烦意乱,我在临走前抽点时间写了这封短信,一来,我猜想你近来心绪不宁,我们没有机会再见面。二来,如果我们在临别时连一句互道珍重的话都没有,那会更加遗憾。因此,我不论如何也要留下片言只语,也不失我们相识、相交一场。  
    再见吧!文君,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去创造更加灿烂的明天。  
                                         你的挚友:吴俊卿拜上  
                                                   X年X月 X日“  

                                《五》  
    吴俊卿走了,在文君心里只留下一片空落。她想象着:在那个大都市的那个大学里,一定会有更优秀的女孩更喜欢吴俊卿,她是不便与她们竞争的。她毅然尘封了那段朦胧的岁月,只在记忆里常常想起她。但文君记住了吴俊卿的每一句话,她在吉首大学的那些日子里,开始了如饥似渴的学习,虽然吉首大学是一所不起眼的大学,况且地处边远的湘西自治州境内,但湘西的灵山秀水却是全国著名的,这无疑给了她煅造的灵气。她努力排除心中的纷扰,把自己深锁在孤独的匣子里,扎扎实实当了一回苦行僧。在这里她把全部精力都投注在文学上,如痴如醉地领略着文学的魅力,品尝着创作带来的苦乐与辛酸。她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并涉猎了许多有关文学理论的书籍,为后来的文学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她与文学结缘是从高中时代的那个文学社开始,从那个与她息息相关的人开始的。因此,她无时无刻不在怀念那段生活经历,无时无刻不在记挂着那一切。转瞬十几年过去了,她耐着寂寞,一个人艰难地跋涉在文学的荒野里。一旦获得点滴的收获,她都要欣喜若狂。如今,她已经有了自己的散文集《幸福是一种承诺》。在这个集子里,读者可以阅读到大量的关于《心语》的故事,作者只是从《心语》主人公的侧面进行挖掘整理,然后编创了故事中的故事,现将《心语》主人公的文摘实录一二,以飨读者:  
    “那天,你终于走了,没有告别,也没有嘱托,那场景现在回想起来,的确令人懊恼。可当时,我是四顾茫然,只觉得心如山谷空荡。  
    初秋的风载着你,转眼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我真恨我自己,在你远行千里之际,不能以一个女孩子的款款深情,去抚平那颗委屈的心。可远方的你是否知道,别离时,尽管你我不曾告别一声,你远去的脚步也无声无息。但在我心灵深处,烙上的却是一生隐隐抹也抹不去的创痛。  
    伫立风中,我常想象你就像那只断线的风筝,在空中越飘越远,渐渐乃至隐没,只在记忆的长河里留下了斑斑点点的印痕。  
    在我们相处的日子里,你像一只活泼可爱的候鸟,不经意间飞进我的天空。你的诗是会唱歌的音符,悠扬的旋律,激起我对生活的憧憬。我珍爱你写的每一首诗,有时会被你的诗句深深感动,流着眼泪,读懂你的孤独,读懂你的深刻。你是春天的使者,引领我走出寂寞,让我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缕阳光。  
    为了让你一刻也不离开我的记忆,我抓起纸笔,写下了一行又一行思念的文字。心随尺素,可信寄何方?我知道,你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对你深深的眷恋。泪一滴一滴渗透往事,我不能让你知道,我初恋的纯情和单相思所受的苦难与煎熬,还有那颗因为爱你而屡遭磨难的心。但我一心一意地去写,把你写进字里行间,写在一个女孩子心烦意乱的思绪里。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我相信,渐渐浮现在泪影中的你,终有一天会读到这些文字……”  
    “我是越来越相信人与人之间的缘份之说了。常喜欢把那些令自己感动,令自己永远无法忘怀,又用语言难以诠释的一切归结为‘缘’。缘可以涵盖人世间的所有情感,无论是爱,是恨,是忘怀,是牵挂……否则,你无法解释一种现象。譬如:有些人一开始就彼此喜欢,吸引,接受。时间越久,那份心底的牵挂却越来越强烈。  
    几首遥远的小诗,使我突然迷恋上了文学。也许从那时开始,我的心里便多了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与他有关的、与文学有关的情结。一种莫名的情绪,常会不自觉地跳出来,搅得我捡也捡不起,放也放不下。我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换来难得的生活体验,并使自己的青春,美好,希望全部溶入这段生活经历。几度春去秋来,常在写字台前独坐,没有稍纵即逝的花期。我一直笔耕不缀,写下了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写下了那么多爱与生命的感动。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都会自觉又不自觉地留念那些早已逝去的时光,追寻那些曾经带走我的幻想,我的梦的记忆。日子从未苍凉,因为心中有期待,有盼望。多少年了,渴望有缘走进他的心里,渴望能被他理解。理解曾经淡泊,曾经痛苦,曾经爱过,恨过的一切。  
    现在想来,多年以前,他对我当时的那种心境,其实是心知肚明的。但我们彼此并无赞美和表示,我们只是默默而自然地相识、相知。所以,即使相隔千里之遥,我们也曾有过一段鸿雁传书、互相鼓励的愉快时光,也曾有过倾心交谈的不眠之夜。  
    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我们不曾往来,我甚至不知道他何去何从。但我知道我一直在关注他,在心中悄悄为他编织了无数的故事。以心的怀想方式追随着。这种怀想,追随,曾一度让我很充实。我觉得生活不能没有这种怀想,对一个人永远怀想会是一种伴随,使你不会孤独。正因为太珍惜太看重太情深才不敢走近。想念是一种权力,并注定终身寂寞。  
    一直坚信他会有与我相同的心境和感受。人有时会迷失在幻梦里,有时会迷失在谎言中,而我却迷失在心灵的默契里。我在等待一种热望,等待一种梦幻般的幸福。  
    千年之交,远方天空飘来一句真诚的祝福,几乎让我获得了那种临界的惊喜。因为有了他的消息,我常沉浸在自己的憧憬中,觉得自己正孤独地站在悬崖旁,有无限的诱惑扑面而来,却又总是举步维艰。  
    我终于未能满足于怀想的方式,突然地就想见他一面。事后我发现,这实在是一件容易不过的事情。即使远隔千山万水。  
    在一个春夏之交的美丽夜晚,没有刻意寻一处雅静的处所,也没有低调柔和的音乐。我在拥挤的家中接待了他。两位久未谋面的朋友。因为有许多积蓄已久的话题,没有显露出内心的困惑和不知所措,彼此的表现都很自然,彼此的兴奋和激动使我们沉浸在相逢的欣喜与快乐之中。  
    我微笑着擎起酒杯,祝福我们多年的相交。心里这才觉得有一丝丝的感伤。把悲伤和幸福揉在酒中一道喝下去,仿佛在酒中读懂日月星辰的变迁。我不是那种潇洒得对什么都无所谓的人,但此刻,只想痛痛快快醉一场。  
    到了该说再见的时候,我平静地送走了他,事实上,这些日子,并未有喧闹和骚动产生。时光流程如山涧溪水般的平缓。沮丧和空落之后,心也归于常态。但我记住了这些日子,并且留下了回忆。  
    用不着千言万语,也从来不曾许诺,我们彼此都深深懂得,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真诚凝结于心。就这样,我们以一种最普通、最贴切的方式交往,胜过许多次浪漫。我们太爱护自己,我们隐藏和守护着属于自己的一小块天地,一个真实也最个人的存在,永不触摸。  
    这样就好,我不再担心,自责什么,我很坦然。当他把我当成最可信任和熟识的人向我倾诉的时候,我获得了满足。我只想为他做些什么,没有比相互信任、关心更能让人觉出真诚。我相信,彼此的关心,信任会比别的情感更持久,在持久中自会有一种扶助和慰藉,生活与情感世界,会因此更加充实和美丽。  
    人生苦短,缘起缘灭。相信用真诚筑起的这份缘,能够相伴到永远。”  






                                             2002年6月写于金竹山电厂
发表于 2003-3-28 17: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文]心 语

用不着千言万语,也从来不曾许诺,我们彼此都深深懂得,一切尽在不言中。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真诚凝结于心。就这样,我们以一种最普通、最贴切的方式交往,胜过许多次浪漫。

很喜欢这段话,真情本来不需要很多语言。

欢迎千堆雪,很喜欢你的文章的。

这篇是征文么?如果是标注一下。

文章我给你转到 情感拦目吧,明镜堂是我们大家讨论站务的地方。
发表于 2003-3-28 19: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文]心 语

“人生苦短,缘起缘灭。相信用真诚筑起的这份缘,能够相伴到永远。”
真诚筑起的缘分,一定会相伴到永远。感动中!
 楼主| 发表于 2003-3-28 20:2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文]心 语

紫儿:
    对这里我还很不习惯,很多东西还摸头不摸尾,比如给文章标题加“征文”二字,不知在哪里点击修改,你能不能给我加上去。
    像《无花飞雪时节》你有何评价,是不是也值得拿到这里来发表,还有以前的那些文章希望你给个真诚的回答。
发表于 2003-3-28 21: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文]心 语

  人生苦短,缘起缘灭。相信用真诚筑起的这份缘,能够相伴到永远。”  

欢迎千堆雪哦,很喜欢这句话~!!
发表于 2003-3-30 11:28:07 | 显示全部楼层

[征文]心 语

文章好长,怎么我写得东西都好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书剑梅庄 ( 鄂ICP备19013424号-6 )

GMT+8, 2024-12-22 20:13 , Processed in 0.103642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